第128章

《媚色無雙》, 本章共3465字, 更新于: 2024-12-16 14:45:30

  那麼會是誰呢?


  一直和太後交好的胡太妃不免進入眼中。


  其實太和帝哪裡知道,魏王是從無雙口中得知了端倪,才逆向去推去查,這番說辭不過是為了讓太和帝順著他的思路去想,以此來隱藏無雙在其中的作用。


  “再加上這種做事手法,和當年席芙之死手法極像。”


  提到當年席芙之死,太和帝不免又愧疚上了心頭。


  當年事情錯綜復雜,背後牽扯之人眾多,扯出哪一個,都能牽連出眾多人。再加上魏王當時發病,太和帝隻顧兒子去了,實在無暇多管,就把事情直接壓了下去。


  可這不代表太和帝暗中沒有查。


  那席芙因是隆安公主之女,又和四公主和五公主交好,一直是宮中常客,經常出入宮闱之間。


  她年紀和晉王、秦王、魏王相仿,又仗著自己美貌,不光和秦王有些私情,竟和晉王私下也有來往。


  一個女人牽扯了自己三個兒子,還是隆安公主之女,這事若是被人知曉,就是皇家最大的醜事。


  這才是當年為何太和帝把事情壓下去,隆安公主憂慮成疾早亡,太和帝在其死後不光沒讓席芙入玉牒,連妹妹死了都沒有追封的原因所在。


  “還有兒子聽姑母說,當年胡太妃曾在祖母溫憲皇後的宮裡住過,懷上安王後,才搬去了別的宮殿當了主位。”


  每個宮裡都有一個主位,主位之下有若幹妃嫔,當年胡太妃就是附庸在彼時還是貴妃的溫憲皇後的主位之下。


  提到這個,太和帝不免臉色又沉了沉。


  胡太妃懷上安王那時,他年紀還小,剛記事,隻知曉母妃很不高興,傷心了一陣,但由於胡太妃會做人,即使搬走了,還不忘日日來給貴妃請安,又一副以貴妃為馬首是瞻的模樣,後來母妃就沒有再不高興了,甚至對她多有照拂。


  因為這層關系,他對安王也比其他兄弟親近。

Advertisement


  不過太和帝終究是太和帝,他並未被憤怒衝昏頭腦。


  “這些事千頭萬緒,也沒有直接的證據,如今還是先從行宮那查,你不管,朕命人去查。”


  .


  太和帝速度極快,很快就查出了一些事情。


  既然查行宮,自然要從行宮的管事太監查起,這管事太監經過這麼多年,如今早已不在其位,但幸虧還沒死,所以還是從他嘴裡問出些東西。


  據他所言,當年他之所以安排那兩人去照顧剛出生的晉王,並非受了別人收買,而是他手下的一個太監提的人,他也沒多想就安排上了。


  又去找那個提名給管事太監的人,這人竟然死了,他年紀比管事太監要輕,竟然死在了前頭,據說是一次意外摔在湖裡淹死的。


  線索自此中斷。


  不過那年邁的管事太監倒說了一件事,說當年安王向他問過剛出生的小皇子,還與他說小皇子可憐,讓他多照顧一二,到底是皇兄的皇子,指不定何時就回宮去了。


  這也是那幾年管事太監一直照料晉王的原因。


  雖沒有給他太多優待,但也沒讓他在行宮裡吃苦受委屈,甚至晉王說過去藏書閣,也是這管事太監破的例。


  其實事情到了現在,太和帝心中已經相信晉王不是自己兒子的事,但他不敢置信這事竟跟安王有關。


  當年宸妃發瘋一事,太和帝曾多次查過,發現暗中有一隻不屬於後宮妃嫔的手,似乎在其中做了什麼。他以為是他那些兄弟死而不僵,留有餘孽還在作祟。


  他甚至懷疑過陳王,唯獨沒有懷疑過已經死了的安王,更沒有懷疑上胡太妃。


  因為在太和帝心中,安王和胡太妃,一直是自己人。


  如果真照魏王所言,胡太妃表面安居在壽康宮,實際上暗中一直興風作浪,那會不會是對方所為?


  還有太後。


  當年母妃死後,父皇見隻有德妃老實,就把他給了德妃養,晉王當年回宮,是太後所提,他當時礙於太後顏面就答應了。


  此時再來想,太後是不是也牽扯再其中?更甚者太後是不是早就和胡太妃聯手了?


  因為太後無子,所以看中了他做兒子。母妃早死,是不是和太後也有關系?


  所以說很多事經不起細想,這幾日太和帝表面無事,實則已多日夜裡無法安眠。


  母妃之死,所愛之死,還有最愛兒子的屢遭磨難,一個不是自己兒子的皇子,深受自己信任的太後如今看起來也疑點重重……


  越想,太和帝越覺得心寒、心傷。


  舉目四望,他身邊值得信任的人,竟除了胞妹、魏王,再無他人。


  太和帝病了。


  當晚秘密宣了太醫院院正入宮,次日宣了昌河公主和魏王入宮,也就是這個時候,太和帝定下一個足以震動朝野的大計。


  其實也不算是大計,他一直想立魏王為太子,隻是這一切促使了事情提早發生,更讓他做下了禪位的決定。


  .


  群臣臨走時望太和帝,太和帝又何嘗不是在望他們。


  等人走後,殿中恢復了寧靜。


  馮喜走上前來道:“陛下,太後那……”


  是啊,太和帝做出禪位決定,惹來群臣震動,大臣們震動,太後又怎可能不過問?


  太和帝站起來道:“去慈寧宮。”


  ……


  慈寧宮裡,太後憂心忡忡。


  “你說皇帝怎會下出這種決定?他龍體尚佳,近多年也未曾聽過有什麼病痛,立太子也就罷,怎麼就想到要禪位了?”


  胡太妃坐在她身邊,也露出凝重之色。聽完,她嘆了口氣道:“按理說,有些話我不該說。”


  “你我還有什麼話不能說?”


  “太後忘了溫憲皇後?”


  怎麼可能忘!?甚至可以這麼說,太後活了一把歲數,能在她心上留有痕跡的人不多,但當年的貴妃也是後來的溫憲皇後,卻在上面留下了一抹濃墨重彩。


  此女就像一場爛漫至極的煙火,給當年的皇宮帶來一抹秾豔的色彩。其出身低微,不過是宮中的舞伶,卻在和先帝相遇後,迅速得了聖寵,甚至是專寵,這一寵就是十多年,那些年裡,後宮其他妃嫔就像一群擺設。


  先帝不該破的例,為她破了,不該做的事也為她做了,在有皇後的情況下,封了她做貴妃皇貴妃,甚至這都還嫌不夠,還想廢後封她做皇後,卻遭受群臣極力反對,隻能作罷。


  隻可惜此女命短,生昌河公主時留了病根,沒兩年就去了。


  她死的時候先帝哀慟不已,輟朝七日,在皇後還在的情況下,硬生生頂著群臣反對加封她為皇後,並擬定谥號溫憲,以皇後之儀下葬。


  溫憲皇後死時,後宮之人無不歡慶,有幾個傻子可能高興太過,被先帝發現,先帝震怒,大罵其不忠不孝不仁不義,面目醜陋,並褫奪封號打入冷宮,甚至連家裡都受到牽連。


  這其中不乏妃位,甚至還有一位皇子,也因此惹怒先帝。


  可以這麼說,溫憲皇後的死,也成就了如今的太後。


  如果不是先帝把當時的六皇子給她養,日後六皇子登基成了太和帝,當年的德妃應該跟現在的胡太妃一樣是太妃。可能連太妃都做不了,因為她無寵也無子,應該是去守皇陵了,而不是高居太後之位,受天下人奉養。


  當年溫憲皇後死後,看似先帝對六皇子並不看重,甚至頗多冷待,但看得日子久了就能明白,先帝還記著溫憲皇後呢,之後的每一樁事每一步棋,無不是在給六皇子鋪路,一直到把他拱上帝王之位。


  就跟現在的太和帝做得一模一樣。


  所以還難理解陛下為何想禪位給魏王嗎?


  胡太妃口中雖沒說,但眼中是這麼表述。


  太後怔了怔,良久才吐出一口氣道:“即是如此,也該考慮群臣的反應,和給朝堂帶來的震蕩,這連著兩樁事,隔得太近也太急了些。”


  可不是急嗎?


  別看胡太妃對太後說的挺好,其實她也不能理解。在她來想,皇帝都是不到臨死不放權的,古往今來多少帝王都快死了,還不想挪位置的,為何紀家的男人就是要和人不一樣。


  可恰恰也是這不一樣,徹底讓胡太妃急了、慌了、亂了。


  她心裡既埋怨晉王為何還不歸來,又有些絕望的發現就算晉王回來了,也許也無法動搖下了決心的太和帝。


  她從沒有像此刻這樣恨紀家男人的痴情長情,都說帝王多是薄幸人,紀家的男人是薄幸了所有人,隻長情那一個。


  “所以太後您也該勸一勸陛下,如此作為引來朝堂震蕩,實非朝廷之福事。”


  大抵是胡太妃一直給太後的印象,都是老實的隻知埋頭做針線的,少有談論朝政的時候,她的這一番話讓太後不禁側目。


  不過太後也沒多想,隻當是胡太妃是憂她所憂。


  “哀家不一定能勸得了皇帝……”


  這時,有人來稟報,陛下來了。


  胡太妃忙站起來想離開,可此時已經晚了,太和帝從門外走了進來,她這時再避太難看,隻能又坐下來。


  “不知母後喚兒臣來是有何事?”


  太後嘆了口氣道:“哀家聽說皇帝要禪位給太子,皇帝怎會無緣無故做下如此決定?”


  太和帝把說給群臣的那些話,又說了一遍給太後聽,大致就是不忍兒子們再爭來爭去,不如他早下決斷,一錘定音,打消他們的心思,免得兄弟阋牆。


  太和帝的說法倒讓太後有些感同身受,畢竟當年諸王奪嫡的慘烈,她也歷歷在目。


  先帝再是偏向六兒子又有何用,兒子們大了不聽爹的話,各自都有各自的勢力,哪怕是先帝也有壓不住的時候,於是朝堂傾軋,京中亂象一片,各處異動不止。後來太和帝千辛萬苦登了基,面對的不光是廢弛的朝事,還有諸王餘下的黨羽,花費了數年,才將朝堂綱紀肅之一清。


  “皇帝想法不錯,就是稍顯急了些。”


  太和帝看了低著頭的胡太妃一眼,道:“不急,其實朕就是想趁著晉王秦王他們都不在京裡,就把事情辦了,等事情已成定局,他們也不用胡思亂想了,好好的為人子為人臣,盡心輔佐太子,何愁我大梁不昌盛萬年。”


  他都如此說了,太後能說什麼呢?


  胡太妃突然站了起來,惹得太後和太和帝都看了過來。


  她略有些局促道:“太後,陛下,妾身才想起宮裡還有件事沒做,就先回壽康宮了。”

潛力新作

  • 惡毒女配自救攻略

    惡毒女配自救攻略

    "我穿越成了惡毒女配,一天就做三件事,追男主,欺負女主,傷害男二。 結果女主是流落在外的首富女兒,馬上,她就會認親回歸家庭,而我很快就會天涼王破,鋃鐺入獄。 "

    滴血認親的奶奶

    滴血認親的奶奶

    "奶奶堅信滴血認親才是真理。 憑借著一碗水認定我不是她孫女。"

    知序

    知序

    "我娘是個可憐的女人。 少時嫁給我爹,卻被他轉手送給權貴。 明明所有人都知道她是被陷害通奸,卻依舊被趕到了老家。 發誓一定會接她回家的兒子,卻早就想讓她去死。 她活著的時候應家要跟我斷絕關系,她死了應家倒是想起給我說親了。 我提著一把生鏽的刀去了京城。 三月一過便是清明,屆時我看看他們誰的腦袋更適合做我娘的墳頭?"

    校霸和我們姐弟HE了

    校霸和我們姐弟HE了

    "高考前,我替雙胞胎弟弟去上課。 網戀男友發來消息:「寶寶,給你看我們班的傻子。」 照片裡我正滿臉懵逼的舉著奶茶看向他。 「看你大爺看!再看老子眼睛給你挖了!」 校霸兇完我,又低頭不斷發語音,聲音又軟又乖。 「寶寶,我們什麼時候能見個面啊。」 「寶寶,為什麼不理我呀~」 「寶寶,你生氣了嗎?」 「是不是我哪兒做錯了?」 呵呵,你兇我,還想讓我理你?"

  • 重生後打臉惡毒表妹一家

    重生後打臉惡毒表妹一家

    "跟我合租的表妹被人頻繁跟蹤。 甚至在門口的鞋子裡發現不明液體,牆上還有特殊符號。"

    和親後皇兄他後悔了

    和親後皇兄他後悔了

    我與兄長相依為命十三年。一朝少女心事敗露,他面露嫌惡,淡淡地吐出「惡心」二字,從此再不許我喊他「哥哥」。 他登基為帝,第一道聖旨是命我替他的心上人前去和親。 後來他帶兵圍城,大破敵國,要帶我回家。 我一身喪服,隻輕聲地說:「陛下請回,此地沒有您的妹妹,隻有喪夫的南弦王妃。」

    震驚!男主竟淪為996仙畜

    震驚!男主竟淪為996仙畜

    "我穿書了,穿成男主後宮之一。 就是那個目睹男主和別人雙修、怒而退婚的未婚妻。 系統提示我可以修改一處劇情。 我立馬把「雙修」改成「雙休」。 PUA 男主 996。 男主罵我拜金,瘋狂賺靈石想要打我臉。 深夜他結束一天仙畜生活,流淚買醉: 「我穿的劇情明明不是這樣的!」?"

    強種博主,整治內娛

    強種博主,整治內娛

    "我是一名小有名氣的影視解說博主。 因為吐槽一部正在熱映的電影,像一坨屎。"

×
字號
A+A-
皮膚